笔趣阁 > 赴约(元词) > 第1章 那张脸

第1章 那张脸


[卫姌,你爱吃酒糟圆子吗?]

        [卫姌,你看这幅画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谢卓的风韵?]

        [卫姌,先生说我功课进益良多。]

        [卫姌,你喜欢鄞州吗?]

        [卫姌……]

        我名叫卫姌,这位一直唤我名字的少年是当朝的二皇子,李丞安。

        他的笑容仿佛有种不可思议的魅力,总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热热的,像初夏的阳光,再冰冷的心肠也似是要融化。但我从不相信这些表象,换句话说,我待在李丞安身边的目的就是等他现出原形。

        [二殿下,按照皇后娘娘的吩咐,您是不可以随意离开太师府的。]

        她板着脸行了个标准的大礼,一如既往地搬出皇后的旨意压着这位二殿下。他当然不意外,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容道:

        [既是母后的旨意,儿臣自当遵从。

        只是卫姌,今天可是庙会,不去一次真的很可惜……]李丞安调皮地蹙起眉头,俊朗的面庞却不带一丝的矫情,反倒是更添了几份痞帅。

        真实一副蛊惑人心的好皮囊,卫姌不爽地在心里念道。

        [殿下与我说也是无益,不如早些做完功课,太师自然会放行。]

        卫姌心中不愿被这痞子纠缠,说罢便行了礼转身离去,只留下少年独自留在书房低头浅笑。

        微风拂过枯黄的古籍,窗外正是人间三月天。

        卫姌实在弄不懂,为什么自己在李丞安的面前总是心里热热的,似是火在烧一般,精心布下的局总被轻易拆解,连自己一如既往的扑克脸都快要保持不住了。

        [这样很危险。]

        这三个月来她总是这般不断提醒着自己。

        她从小在兵部的暗卫营里长大,三千女童九死一生甄选出来的暗卫,从小便见惯了血肉横飞尔虞我诈,明里暗里的风波她都能明哲保身,靠的不是忠诚,而是拎得清。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知道的永远不要好奇。以主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才是保命良方,也是她十三岁就坐上暗卫首领位置的原因。

        而这三百女暗卫当中,也只有她一人知晓,暗卫营真正的主子并不是朝廷,而是兵部尚书的妹妹——当朝皇后蓝氏。整整三百精兵,不但训练有素身经百战,还都姿容上佳。这支极为可怕的军队就是皇后安插在朝堂各府官员女眷当中的雇佣兵,完成皇后指令、辅佐皇嫡子三皇子上位就是整个暗卫组织的核心。

        [只是……]

        她忽而眉头紧蹙,脑中浮现的便是李丞安白皙俊朗的笑脸。

        这位二殿下就是眼下最大的变数,也是她被派来鄞州的元凶。

        换做一年之前,李丞安是没这个能耐的,更甚者,朝中压根没有人记得二皇子这号人物。十年前,大周与匈奴大战之后,八岁的李丞安就作为质子被陛下送往了匈奴,十年间对这个儿子也是不闻不问,直到去年霍将军帅十万大军大败匈奴,才将这个流落异国的皇子顺便带回。

        而一年前朝中文武百官在皇后母家蓝氏的手段制约下,明里暗里的都在帮衬三皇子。可就是这个毫无存在感的归国皇子,却将当时形势极佳的朝堂翻了个儿,其中精彩,可谓是风起云涌、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卫姌还记得那天刚巧是太后寿宴,却是前所未有的隆重。宴会布在太和殿,皇帝携后宫嫔妃、文武百官共同庆贺边疆大胜,一来为太后贺寿,二来为霍将军接风洗尘。当时皇后本不把李丞安这个落魄皇子放在眼里,可在我的提醒下还是布了局准备给他使使绊子,毕竟皇后得宠,且朝中近半大臣都已纳入麾下,想是不会出什么乱子。

        可没成想,李丞安一踏进主殿,在场觥筹交错的众人一下子安静了一大半,就连陛下都目光沉沉地放下了酒杯。

        就是因为他那张脸。

        像极了他的母亲——当年宠冠六宫的纯妃,司徒云。

        同样是在这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同样清澈纯净的眉眼。不同的只是岁月变迁,物是人非。

        不只是皇室,在场的大半老臣也都难以忘怀,皇后更是对这张脸捻熟于心。本以为那张脸已随着当年的动乱落入尘埃,却没想到十八年以后还能如此鲜活地出现在眼前。想到这里,蓝氏不仅咬住沾满口脂的朱唇。

        司徒云,契丹的长公主,二十年前作为国礼来到大周。本以为只是一介萦萦女流,刁难一二取乐也罢。却不曾想,纵使文臣刁难武将轻视,这清丽柔弱的身影却是八风不动之势。任唇枪舌战擦身,她未启的朱唇扬着好看的弧度,一颦一笑宠辱不惊。她不轻易开口辩驳,却句句铿锵有力,不卑不亢。契丹之于大周而言仅是弹丸之地,却在这女子言语周旋中散发着凌厉而自由的魅力。

        那场国宴,她赢得了在场所有敌国臣子的尊重。不仅诗词歌赋对答如流,一曲胡旋舞更是惊为天人。降而不卑微,如此风骨,像一阵清新凛冽的春风,吹进了大周的宫墙,也吹入了帝王的心。

        陛下封她为四妃之首,赐浩“纯”。他几乎是疯狂地爱着这个女子,他都给了她所有他能给的,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司徒云出身异国,恐怕早已是贵妃甚至皇后。

        只是帝王之心终究难测,那般如火的热情一朝便可浇熄。契丹兵马大元帅降而后叛,突袭边境直取三座城池,有密报呈上称其在京都有细作,朝中文武大臣顿时乱作一锅粥,趁着乱局攀扯诬陷打击异己。而最终,叛国的证据却在纯妃的长春宫中被搜出。

        当时纯妃刚刚产子,还未出月子,按照宫规本该晋封,可等来等去,却等来一道赐死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纯妃司徒氏叛国通敌,罪证确凿。念其生育皇子有功,赐死,留全尸。钦此。]

        据说司徒云眼睛都没眨一下便饮尽了鸩酒。所有人都以为她是畏罪才毫不解释,否则凭借皇上对她的感情,想活下来也未尝不可。

        从那以后,纯妃司徒云就成了宫内朝中的禁忌之词,无人提起。直到李丞安八岁去往敌国为质,皇帝都没有看过这个儿子一眼。可如今,这个儿子不但就站在自己眼前,还顶着一张与司徒云一模一样的脸,只是更添了些男子的棱角,气度潇洒,英武非凡。一时间宛如时光倒流,宛如这些年的岁月只是命运的一个玩笑。皇帝眼眶微湿,他闭上双眼,任凭汹涌的回忆就这样涌入脑海,即使是无情帝王,也有动容的时刻。

        那天,皇帝不但将李丞安的坐席赐于自己身侧,还握着他的手说了许多的话,眼角还时不时地溢出泪水,皇后和三皇子看在眼里,气得脸色都发青,却也无计可施,只能寄希望于皇帝对其只是一时之喜。

        可事实恰恰相反。从那以后,皇帝每每议事便会叫上李丞安,相比于攻于城府的三皇子李丞治,李丞安明显更加善于驭人,不是居于高位的颐指气使,而是恩威并济的天分。

        李丞安身材修长高大,清爽的单眼皮下是一双狐狸般狡黠的瞳仁,深浅难辨。棱角分明的面孔上总挂着疏阔爽朗的笑容,亲切又威严。虽未受过皇子的系统教育,却在政事上极具天赋。也正是因为灵活变通的个性,李丞安对于政见的理解也都独具一格,目光长远大气,以至于在场议事的臣子总是轻蔑而来,惊叹而归。

        他身上天生的聪颖大气像极了他的母亲,那个独自一人面对群臣指摘的女子,那个八方不乱临危不惧的公主。渐渐地,皇帝看他的眼神里有了一丝掩盖不住的骄傲和欣赏,他逐渐浑浊的瞳里映出的不只是眼前的儿子,还有当年那个女人的气度风华。

        这些本事和能耐朝臣们日复一日地都看在眼里。能在御前当官,每个人心里都明镜似的,相比起二皇子那种天生的王者之气,三皇子惯会威逼利诱的手段就显得小家子气了。

        三皇子的舅舅——兵部尚书蓝宇身在朝野,对这些涌动的暗流可谓是了如指掌,不论是他还是皇后,都未曾想到多年心血竟会如此轻易地土崩瓦解。三皇子已经失了人心,可好在多年培植笼络的亲信仍旧是一股庞大的力量,既然明面上吃了亏,就暗地里行事。为了争取时间,皇后便以培养二皇子为由说动陛下,欲将李丞安指去学问颇负盛名的陵安学府治学。陵安地处西南,路途遥远,来回途中亦是艰难。皇后的算盘打得精,这么远的山路,路上出什么意外可怪不到她身上。

        皇帝亦是深以为然,他觉得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吃亏在敌国没有收到皇子应有的教育。可是不是陵安,而是鄞州太师府。郭太师曾经是陛下的老师,曾经的太傅。其人荣极一时还能从朝堂全身而退,不论政治手段还是为人处世的能耐,皆非常人也。皇帝把李丞安交给他,也足见器重之意。

        皇后虽不服气也只能将计就计,郭老一向严格,这李丞安再回京都只怕也要一年两载的,只怕到时朝堂早已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了。而卫姌明面上作为皇后身边的女官,也被派来照料二皇子衣食住行,以示嫡母亲昵。

        卫姌做惯了蓝氏的刀子,自然知晓皇后用意。若是自己没抓到他的把柄,这位二殿下怕是就不能活着回京了,这也是皇后为什么要派她亲自来的原因。陛下重视子嗣,一个再不得宠的皇子身边也是陛下亲派的精兵护持,更何况是圣宠愈盛的二皇子?

        只有她,能以女官的身份近其身,也只有她,能确保在精兵纠缠之下还能取其性命。

        [只是……]她的指甲深深陷进皮肉里。

        只是,若二皇子殒命,自己就是皇后的弃子,定会死无葬身之地。她无父无母,这么多年来的效忠只为活命。只可惜自己入行太早,早已有数不清的罪证压在蓝氏手中,随便一条便是诛九族的大罪。今生今世,恐怕是再无脱身之日了。

        卫姌看着窗外的晴朗的天,深吸了一口气。此行关乎生死,她绝不相信一个能如此搅弄风云的皇子会是良善之辈。李丞安,咱们走着瞧。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4556536/184033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