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义利三国(混吃等死) > 第六十二章 淮泗英雄谱(一)

第六十二章 淮泗英雄谱(一)


青州牧麾下的司闻曹大头目张涛这些年在青州‘混’得那是风生水起,名声也是愈来愈响亮。引得诸多旁人‘艳’羡不已。而且由于张涛一家近乎灭‘门’,而又靠一己之力再兴家‘门’的事迹。使得因为时局变动而导致家‘门’衰败的无数士子,都把张涛视为偶像。好多家‘门’败落的士子‘私’下里都称呼他为“季澜公”。这对于一个并非名‘门’大姓出生,不是饱学鸿儒,也不是一方诸侯的人来说,已经是极大的赞誉了。

        然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张涛其实心里‘挺’无奈的。无他,从初平二年下半年开始,快两百天了,他就没有回过家!先不说古代‘交’通极为不便,卫生、治安条件也极差,公款旅游并不像后世那样顺心如意的问题。喂,你在现代拉住一位官员,让他坚持不懈的公款旅游两百天以上,估计他也是要纠结很久的吧?

        先去幽州请卢植,再去长安向皇帝陛下,好吧,其实是董卓大爷纳贡并顺道的拐带长安朝廷的赵岐等几个经学博士,将几位先生送到南皮后心想可以回家看看老婆儿子了吧?又被荀彧一脚给踢到荆州去请颖容、谢该等避难荆州的大儒。还好还好,靠着南郡蔡家和江夏黄家的帮忙,以及渤海师范学校为学者、山长、教授塑像的巨大**,这两位专治《左传》的学者扔了刘表跟着张涛就去了南皮。搞得刘表极为恼怒,要不是蔡瑁说他老爹现在还在蒋通手下做事,还请使君万分留情的话,说不得,就真要派兵追杀张涛了。

        巴巴的一路北返,穿过袁术的地盘时问题还不大:袁公路先生对于把他那庶兄拍成了猪头的蒋浩然先生相当之欣赏。对于蒋浩然请的人,当然是一路绿灯放行,还派了大将领兵护送。但是进了陈国境内就寸步难行了。陈国国王刘公崇,陈国相骆俊,看到这两位饱学鸿儒那是公开的流口水啊。反正就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拖着张涛他们不让走。在陈国折腾了一个多月,惹‘毛’了在临淄久候不至的蒋通,‘逼’得蒋通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问陈王殿下是不是觉得青州的低价海盐吃起来不爽,想要去买徐州的高价海盐后。陈王殿下这才悻悻然放行。

        好哪,这下总算可以回家了吧?可是刚进入青州地面,管宁就亲自来到边境和他做了‘交’接,把两位大儒给接了去了。顺道‘交’给他一封蒋通的信件,一脚又把他踢到了徐州的下邳国东城县,让他去找什么鲁肃字子敬的。拜托!东城县在什么地方?说是徐州,可是到了东城再往南边走一小步,就进入扬州的地面了!

        可是这是主公亲自下的命令啊!说起来张涛还是很信服自己的主公眼光的。以致于他心里经常在暗暗想着:是不是除了他的司闻曹、军师的密谍处之外,主公手里还有一支不为人知的隐秘力量在为主公打探消息?毕竟这些年只要是主公亲自点名邀请的人物,个个都相当不凡。无论才学、能力还是人品,真的都是一顶一的。不然主公怎么就知道这些人很厉害呢?怎么面都没见过,一封信写出去就能恰如其分的挠到对方的痒痒呢?

        所以,最近一年一直在执行荀彧、蔡邕的命令,不停的和那些所谓的饱学鸿儒打‘交’道,牙齿都酸了的张涛,再一次接到主公亲自下的求贤令后。张涛身上莫名的来了一阵子兴奋。

        而且蒋通的这封信里还非常明确的告诉他,现在的淮泗地区,最优秀的人才就两个,一鲁肃二周瑜。周瑜童鞋年纪还小,他派李马槽去哄骗了。看到这里后,张涛的斗志立马像打‘鸡’血一般升到了满槽!

        说起来他和李马槽之间还真没啥不和的。李马槽这人,功利心是重了点,可是为了主公,那真的是肝脑涂地都不为过的。对这样一心一意为主公效命的人,他张涛绝对是喜欢的,无他,因为这是他的同类嘛。

        但是,但是,自从主公把治所迁到临淄,整个青州牧府的官僚家属也齐聚临淄后。他和李马槽的关系顿时尴尬起来。两家的正妻不知道为啥,可能就像主公所说的那样,天生属‘性’不合吧。从见面那天开始,就互相看不顺眼,彼此之间说话一定夹枪带‘棒’。凡事都要整个输赢面子……大多数时候还是彼此互相嘲讽讥刺一下,有时候惹急了就会恶言相向,更有一次呼唤各自的家丁要开片……拜托,自家主公最恨世家大族‘私’兵太多,自家和李马槽都是聪明人,在这方面很是克制。彼此都只雇了几个打杂的而已。这么开片有啥意思呢?

        说到这个,自家的主公什么都好,就是这方面人品奇差无比。听到这事儿后居然兴致勃勃的向自己和李马槽打听彼此的夫人都说了对方啥,还不住的拍手赞叹说要说酸人、讥讽人,果然还是‘妇’人比男人厉害多了之类的话。笑嘻嘻听完了八卦后就挥挥手说你们自己回家去搞定,就不管了!

        哼!还是自家的主母厚道。听到这两个‘妇’人居然搞得如此不可开‘交’后,把两个‘妇’人叫到主公后宅去很是语重心长的劝导了一番。说得那两个‘妇’人羞惭不已。回了家后也确实收敛了一段时间。可是主公知道这事后居然说:没用的,这是天然的属‘性’不合。压制不住的。其实吵吵闹闹更健康嘛。果不其然,这两个‘妇’人不会公开吵架了,更不会开片了。见了面也是客客气气的。可是风平‘浪’静的表像之下嘛。那隐藏的滔天巨‘浪’,他和李马槽说起来都是不寒而栗啊……

        不过主公为啥对此乐见其成呢?难不成是不想我和李马槽贴得太紧?也对,我等的这个衙‘门’是如此的重要,领头的两个要是意气相投了做主君的也会不放心吧?主公果然是超凡之主,这个时候就已经有帝王心术了!我张涛的希望更大了!

        (蒋通:哪有这么复杂,兄弟你想多了,其实俺就是一个现代人喜欢听八卦而已哪。)

        就这么一路的胡思‘乱’想,紧赶慢赶,‘花’了近一月的时间,张涛到达了徐州下邳国东城县。到了东城一打听,鲁肃在这里也算小有名气,很快就找到了鲁家的宅院。

        报上姓名后,张涛很明显的观察到鲁家的家丁眼里迸发出强烈的惊喜,之后是满满的自豪和骄傲。只是匆匆留下一句:“司闻令且请少待,我家主人定会亲自出迎”的场面话后就一溜烟的往内宅飞奔。不出半刻,鲁家大宅中‘门’大开,一个二十来岁,面‘色’红润,满脸英气,下巴和嘴‘唇’有着薄薄胡须的年轻人就急腾腾的提着衣服下摆飞奔出来:“可是大名鼎鼎的季澜公当面?东城鲁肃有礼了!”

        “这厮出仕是急不可耐了么?怎么主公亲自点名的人这么猴急?这么多年了这是第一次碰上这么浅薄的人呢。”张涛心里暗暗的撇撇嘴,面子上仍然一丝不苟的回了礼:“涛,浩然公家中一家奴尔,不敢当‘公’之尊称。今奉我家主公浩然公之命,特来拜会子敬。叨扰之处,还望子敬勿怪!”

        “浩然公也闻世间有鲁肃么?”生于熹平元年(172年)的鲁肃,才刚刚年满二十岁,刚刚完成加冠,得字子敬。这时候的鲁肃完全没有后来东吴四英将的风采,年轻人浮躁、浅薄、急于出人头地的心情表现得显‘露’无疑。故而张涛才说奉了自家主公的命令来见他,鲁肃就表现得非常之兴奋。

        “这,这,这厮不对啊?怎么这样呢?”张涛心里很是郁闷了半天,不过自家主公指名道姓要求找的人,按照既往经验来看全部都是一时之人杰。故而张涛还是耐着‘性’子笑呵呵的回应道:“当然,我家主公说,鲁子敬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故而派涛前来拜会……”

        “浩然公过奖了!呃,司闻令,肃失礼了,请进屋中叙话。”

        “呵呵呵,子敬请。”

        和鲁肃进入内堂,简单叙话后。张涛对鲁肃的印象很快由鄙视变成了欣赏:“嗯,虽然人还很年轻,但是学识、见识、思维、文韬武略,都已经相当不错了。关键是此人头脑机敏,‘性’格豪爽坦诚,这样的人,无论是跟着文若先生还是奉孝先生,只要稍加历练,便是我青州的又一员方面之才!”

        想到这里,张涛再无疑虑,直接开口道:“涛这些年为了主公走南闯北,寻觅、招揽天下英才到青州为我主公所用。故而,涛今次的来意,子敬应该已经知晓了吧?”

        鲁肃很是爽快的点了点头:“当然,不过不知肃能为浩然公做什么呢?”

        “我青州之政,和大汉既往的旧政有很大的不同,故而子敬若是能去我青州。涛擅自揣摩主公的心意,估计是要子敬暂时先在车骑将军府或者青州牧府见习行走一段时间,然后才会有实际职务分派。不过在涛想来,一郡郡守那是跑不了的。”

        “十余年前,肃还是孩童时,听闻浩然公的《正气歌》便觉得热血澎湃。十余年前士林广传一句话叫做‘恨不能为‘毛’孝先,从蒋浩然游’。肃深以为然!故而此刻能从浩然公游,乃肃幼年夙愿得偿之际。故而肃如何不愿去青州。不过……”

        “不过?”

        “司闻令,肃的鲁家,在本地也算薄有家资,这上上下下的家人……”

        “呵呵呵,这一点请子敬不必担心,子敬若愿意去我青州出仕,贵家人我青州司闻曹愿负责全部运送至青州。”

        “如此,鲁肃愿往!”

        张涛这边搞定鲁肃称得上是轻松加愉快,毕竟这个时候的鲁肃刚刚成年,满脑子都是对英雄的崇拜,故而少年时代以文名享誉大汉,自中平元年起兵后又战无不胜的蒋通,本来就是他的偶像。自己的偶像特意派人来邀请他,他又为什么不去呢?

        至于李马槽这一路嘛。

        “呵呵呵,兄长此来,是来为浩然公做说客的么?”

        舒城周瑜,生于大汉熹平四年(175年),这一年才18岁。尚未加冠,当然那代表着飘逸儒雅的“公瑾”也还没有成为他的表字。因为蒋干少年时期和周瑜是在一起求学,‘交’情相当不错。所以蒋通这一次是派了蒋干陪同李马槽一起来见周瑜。

        听到周瑜一开场就把话给挑明了,蒋干也很干脆的拱手回答道:“然也!”

        周瑜略微思考一下后道:“兄长,此行恐怕来得不是时候。瑜的父亲此时虽然已经辞了雒阳令的职务,但又在袁公路麾下任职。此时身在豫州啊……”

        “为啥我蒋干每次都被人误解呢?”满脑‘门’黑线的蒋干很是郁闷:“贤弟说笑了,干此来,不是来见令尊的。”

        “那兄长此来为何?哦,莫非要见瑜的堂叔,可是瑜的堂叔现在是丹阳太守,驻地在宛陵啊……”

        “哈哈哈哈哈,贤弟莫要消遣愚兄了。以贤弟之聪慧,还猜不到愚兄此行是为了贤弟而来?”

        “浩然公想要周某出仕于他?”

        “然也!如何?贤弟!我那主公,大汉第一名士,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贤弟一身才华,终究是要出仕的吧?我家主公说了,昔年马伏‘波’曾言,‘乱’世之中,君亦择臣,臣亦择君。这样的主公,贤弟岂有意乎?主公的意思,若是贤弟去了青州,稍加历练后,定然给予贤弟方面之任!”

        俊美的脸庞收起了轻松的表情,周瑜仔细思索了一会后俯身答道:“能得浩然公青睐,瑜受宠若惊。然而,多谢浩然公美意,但瑜没有去青州出仕的意思,还请兄长回去后,向浩然公致以瑜的歉意。”

        “嗯!”发出这一声嗯的,是李马槽。毕竟老李自从加入司闻曹以来,这差事那是做得风生水起,靠着青州强大的实力和自家主公的人格魅力,李马槽去请人,那几乎没有这么直接拒绝的。这第一次碰上敢直接拒绝自家主公美意的家伙,李马槽心里极端的不适应。

        蒋干轻轻往后摆了摆手,压制住李马槽后,对着周瑜躬身道:“贤弟一身才具,当此男儿大展雄图的‘乱’世肯定是不愿就此默默无闻于世的。既然贤弟终究是要出仕,为何不应允我家主公之邀?需知,贤弟的才华,干虽然深晓,但不代表其他的诸侯知晓啊!嗯,贤弟是不是想说我家主公也未必知晓贤弟的才具?贤弟,这是我家主公托干送来的三件物事,请公瑾观览之后,便能明白我家主公的心意了。”

        蒋通让蒋干带来的三件东西,第一件是一部《秦王破阵乐》的乐谱。

        世家子弟,学琴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显得优雅,和别的世家子弟‘交’流时,才能有更多的‘交’流手段。故而蒋通转世后,幼年时代也是要学琴的。虽然蒋通的主要‘精’力不在这方面,琴技什么的也是稀松平常得紧。但是不妨碍他学会这个时代的记谱方法,然后用这个时代的记谱方法把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秦王破阵乐》给表现出来。

        第二件,是初平元年蒋通讨董结束,返回渤海后发布的《告渤海军民书》的原文。这一篇布告,普通人看了也就是知道蒋通具体干了啥,结果如何。但蒋通深信周瑜看了后,会对青州的民政、军政,民众的富庶、民心的归附和军队的强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第三件,则是一幅彩‘色’的画卷。画卷之上,一个身穿黄金战甲的年轻将军,站在一个山坡之上,手里拿着一把羽扇,轻轻的向下挥动。脚下是枪阵如林、万马奔腾的青州军队——蒋通的意思很明显,你来,我给你黄金甲!让你成为我的金甲将!

        透过这三件物品,蒋通很清楚的告诉周瑜:我知道你是雅人,曲有误,周郎顾嘛!但是我也很雅啊,咱们是同一类人!我青州强大得很,你来了,有你施展才华的舞台!我非常看好你,你来了之后,我一定重用你!即便是让你做我青州的前敌指挥官,也不是不可以!

        在这三件物品上反复揣摩后,周瑜很是感概一番,深深的朝着蒋干等人一鞠到底:“浩然公深情厚谊,瑜感佩于心。然,瑜在两年前,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主公,这一世,瑜只有这一位主公!故而,只能对浩然公说抱歉了!”

        蒋干听到周瑜说出这话,心里知道事情差不多黄了,但主公对这位周瑜是如此的喜爱,作为属下,当然要做最后的努力:“贤弟,那孙策现在寄人篱下,真的合适么?”

        脸上稍微一错愕,周瑜很快就缓过神来:“浩然公麾下的司闻曹果然名不虚传,连两年前伯符路过舒县,瑜从此与其结下结义之情的事情都打探清楚了。不错,瑜这辈子只会为伯符效力!伯符此刻虽然委身于袁公路麾下,但袁公路那样的人,怎能驾驭得了伯符。瑜深信,伯符不出两年,定会龙出潜渊,威震天下的!”

        不过,当周瑜说出这话后,蒋干身后的李马槽和黄叙反而是彻底的松了一口气,两人在对视一眼后,默默的点了点头。在点头的同时,两个人的嘴角不约而同的勾起了一个邪恶的浅笑。

        ————————我是疲不能兴的分割线——————————

        这书,好难坚持。现在真是咬着牙在写啊。‘混’吃自开了本书以来,很少对书友提要求,今天也厚颜说一次吧:推荐票。我想要更多的推荐票。这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唯一动力了吧?拜托各位了!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5969/59207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