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零之重做国宴主厨(椰丝糖) > 第13章 炒米和接单

第13章 炒米和接单


米花糖是向云蔚在大洼村接的第一单,她很认真地对待,当天就去供销社找白糖。因为先前一个包子的交情,赵老爹大方地给她提供了自己私下的渠道,答应帮她去镇上的黑市置换白糖。比起用糯米四处换糖票再用票兑白糖,这样来得方便也节省。

        既然找到了门路,向云蔚干脆托赵老爹换了一半白糖和一半花生。在炒米花糖的时候,掺进花生碎,炒制出来的米花糖会带上花生的坚果油脂香,也会使得口感更加丰富、香醇。趁着热劲,向云蔚把炒好的米倒进借来的木头模具,用擀面杖压平,待晾凉成形以后再切成一指长的方块。

        大刀切下去的时候,米花糖响起咔呲的脆响。麦冬麦冬在旁从头看到尾,被这香气馋得直流口水。向云蔚叫她把手指头从嘴巴里拿出来,捡了掉下来的一小块碎片给她。

        麦冬很会吃。

        一小块碎片又掰开成两块。一块直接咬碎,咔哧咔哧地品尝米花糖新鲜出炉的酥脆。一块含在嘴里,等米花都软化了,细细回味米花融合白糖的甜津津的滋味。

        向云蔚被小馋虫逗笑:“别吃手指头了,待会我给你炒米吃。”

        向云蔚将得来的半斤糯米,全部做成了炒米。

        炒米不需要加白糖和花生碎,更简单、节省原材料,在大洼村也是家家户户过年会做的零嘴。但据麦冬鉴定,她炒出来的炒米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炒米。

        钟奶奶只抓了几粒泡在水里,珍惜地品尝。

        她说:“小孩子才几岁,吃过多少炒米。不过话说回来,我老婆子活了这么些年,小妹你炒的米确实好,一粒都没炒焦……”

        她还想要谦虚一下,却没料到自家孙媳妇已经坦然地接受了麦冬的吹捧,正习以为常地轻点下巴:“我炒的米当然天下无敌。”

        钟奶奶:……我还是吃米吧。

        炒米虽然简单,但不是一个容易活。人人都炒米,炒米的火候却很难把握,火大容易焦,火小又爆不开。但向云蔚炒出来的米不仅没有一粒炒焦,而且颗颗饱满酥脆,开花的米粒没进嘴就先问到一股熟米香气,咬在嘴里轻轻爆开,还带着白米原本的甜味。

        又好吃又好玩,麦冬爱极了。

        向云蔚给她衣服上的两个小兜兜都装满:“去玩儿吧,找小朋友一起吃。”

        “我真的可以和别人分着吃吗?”麦冬有些不好意思地扭了扭。

        向云蔚点头:“当然,这是分给麦冬的零嘴了。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麦冬捂着兜兜,快乐又小心地原地蹦了几下。

        “那我要去找小慧姐姐一起吃!”

        从前钟家穷,她从来就没有零嘴。和村里的小孩一道玩,也没办法和人一起分零食。久而久之,大家也不爱带她一起玩。只有叶三花家的小慧愿意带着她一道,麦冬总是吃她的零嘴也不好意思,现在终于自己也有零嘴分给别人,真是开心极了。

        麦冬像只小麻雀一样就飞了出去。

        次日,向云蔚把制成的米花糖交给了安正阳。

        安正阳当时就尝了一块,一边吃一边抬高了眉峰,露出惊讶地神情。

        他夸赞道:“我吃过食堂的饭菜,只是觉得你的手艺不错。没想到有了更好的食材,你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食物来!”

        “过奖了。称一下吧,”向云蔚拿出秤来,“除去工费,剩下五斤半糯米,其中八两糯米换成了三两糖和二两花生……”

        “不用了,我相信你。”安正阳打断她,伸手就要去拿。

        向云蔚却坚持把米花糖过秤,给他看了刻数:“这里一共五斤半两。有一两半的损耗是常事,你不信可以去问叶师傅或者去镇上问。”

        “信,都说了我信你。”安正阳点头拿过了米花糖,又添了一句,“你这个女人还挺倔的。”

        向云蔚:“做生意,还是清楚些得好。”

        安正阳用土布包好米花糖的坛子,又从布袋里掏出一叠书卷递给了向云蔚,说:“这些你拿着。”

        向云蔚翻了翻,是一套小学教材和数学、语文的试卷。

        “这是什么意思?”

        安正阳说:“我认为你很聪明也有一定的天赋,但还是需要读书接受教育。这里是小学课本和我出的试卷,试卷是小学五年级水平,你先自学课本然后自考。我会根据试卷成绩去和张校长说,让他安排你入学读合适的年级。”

        接受教育取得学历,的确是她现在缺少而需要的。

        向云蔚深吸一口气,握住了书本,对安正阳说:“多谢你。下次如果你还需要加工食品,我不收你工费。”

        安正阳满意地笑了笑:“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

        向云蔚送他出食堂门口,又添了一句:“对了,你们知青点如果还有别人要加工食品,你帮我介绍呀,我给你抽成?”

        安正阳闻言皱起眉来:“你应该专心读书。一个小女人,怎么钻进钱眼里,你这么缺钱吗?”

        向云蔚:……她确实挺缺钱的,家里的茅草房顶都漏风了。

        “算了,你们知识分子不爱做这个,就当我没说吧。”

        安正阳不料会听到她这样说,皱着眉头解释:“并非是因为我爱清高,只是你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读书。上次见过你雕花,我知道你有与众不同的艺术天赋,你应该听我的好好读书入学。难不成要一辈子待在厨房里做个厨子?”

        这回轮到向云蔚皱起眉头:“我是读书不多,但也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做菜也是了不起的行当。”

        安正阳眉毛都要拧到一块去,满脸不同意。

        但向云蔚已经过了非要和人争高低是非的缘故,见他还要争辩,就转移了话题:“总之多谢你给我书,我会好好学的。快放学了,我还要蒸窝窝,就不送你了。”

        安正阳一肚子的道理没有说出口就被送出门,气得在心底里发誓,绝不替向云蔚介绍生意。

        但酒香不怕巷子深。

        安正阳的米花糖一拿回知青点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不是个小气的人,大方地就分给了同伴。米花糖征服了整个知青点,有个川蜀来的男知青险些吃得落泪,连连说这味道和他老家一样正宗。

        向云蔚的名声悄悄在知青点传扬开来。

        现在知青点里不乏像魏昌、安正阳这样手头富裕的人。他们从首都或者南方富庶城市过来插队,家境原本就好,今年又因为政策缘故家里人回到原岗位工作,手头宽裕之后就给孩子们寄粮票肉票还有粮食、营养品等等。手头有余粮,却没有好厨艺,从前没有向云蔚的时候,也就随便对付过去。但吃过了米花糖,谁还愿意吃平平无奇的糯米呢。

        向云蔚开始陆续接到来自知青的订单,除了米花糖,还开发了蛋羹、鸡蛋面新菜单。

        但最大的一单,还是来自那个川蜀知青下的米花糖。他一口气背来了八斤糯米做米花糖,还特意叮嘱:

        “我好吃甜的,不要节省,糖放足来。”

        做成这一单,向云蔚又得六两糯米。加上先前接活攒下来的,林林总总有一斤半糯米和六个鸡蛋。

        原先从国营饭店替回来的母鸡也争气,麦冬天天给它挖小虫和蚯蚓吃,母鸡补得体肥羽亮,一天能下三个蛋。这些天下来,足足攒了一竹篓鸡蛋。钟奶奶爱得不行,恨不得每天抱着鸡蛋睡觉。

        向云蔚把那篮子鸡蛋也抱了出来,数了数,里头一共有十五个鸡蛋。她把自己攒的鸡蛋也装进去,一手拎上装着糯米的布袋,打算要出门去。

        连日里的进账,钟奶奶现在对向云蔚处理家财已经完全没有意见了。只是现在看着鸡蛋还有些不舍,一双眼睛粘在竹筐上,依依不舍地问:“你这是要上哪去?”

        向云蔚答:“我往镇上取一趟,换些钱回来,咱家的房顶该修了。”

        “用草补补就是了,换钱做什么。”

        “叶师傅前些天修了房顶,我问了瓦片的价钱,咱们这些应该能行。还是换了瓦片顶,冬天才好过。”

        瓦片房……钟奶奶打从分家被赶出祖屋以后,再没想过还能住上瓦片房。她激动地眼眶里冒出老泪,咽下喉咙里的哭声,冲向云蔚摆摆手:“行,你去吧,路上小心着点。”

        向云蔚挎上东西就沿着村路往镇上去,供销社不是天天都去镇上进货,她今日没能搭上赵老爹的便车,只得靠两条腿步行。这具身体还是营养不足、太虚弱了,她走了不到二里地就有些气短,只能坐到路边的树干上歇歇脚。

        她正坐着扇风,忽然面前起了一股风沙。向云蔚眯着眼睛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绿色军装的男人骑着自行车过去,一架老式二八杠自行车!整个大洼村,还没人能有一架自行车呢。

        向云蔚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久久凝望那辆自行车。忍不住想,她什么时候也能换辆自行车就好了……

        殊不知这一幕落在了有心人眼里就变了味道,他们并不知道向云蔚在看车,还以为向云蔚是在看人。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32543378/197080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