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汉往事(张隼) > 第38章 ?第38章

第38章 ?第38章


余瑞祥率领最后一批民军和老百姓撤出汉阳,来到武昌以后,立即参加了军政府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商讨武昌战守大计。

        汉口和汉阳相继失守,清军不仅可以利用布设在硚口一线的炮兵阵地对武昌实施远程打击,而且可以在龟山架设大炮,直接炮击武昌城,并随时都可以渡江攻击武昌。武昌城一片人心惶惶,情势万分危急。身为战时总司令,黄兴理应与湖北革命党人一道稳定军心民心,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阻挡清军攻击武昌;然而,黄兴竟然做出了相反的决定。

        阳夏战争正酣之际,江浙方面的革命党人亦相继发动起事,组建了军政府,并且通过协商,准备联合起来,组成东南联军,一块攻打南京。为此,各已经起事的省份都派出了援军,去支援攻打南京的战斗。这时候,就需要推举一名深孚众望的人物担任联军总司令。革命党人经过商议,认为联军总司令非黄兴莫属,派出代表,前来汉阳,秘密会见黄兴,邀请他出任东南联军总司令。黄兴已经在汉阳打了败仗,深感民军难以抵挡清军的攻击,便想去南京另外建一份功业,力主放弃武昌,率领民军顺江而下,一块攻打南京,拿下南京以后,等待时机成熟了,再率领军队打回武昌。

        武昌乃是首义之区,对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的影响力无可代替,一旦武昌有失,全国的革命形势就会陷入一团糟。余瑞祥深知这一点,说道:"民军如果真要从武昌顺江东下,去攻打南京,途遥远,千里之行,粮草供应一定非常困难。况且,在我们到达南京之前,南京就被联军打下来了,此行还有什么意义?眼下,虽说汉口和汉阳都落入敌手,却毕竟整个长江水面都在革命党人的控制之中,清军要想渡过长江,除了需要首先扫除我水面部队对其造成的威胁之外,还要花费很长时间收集很多渡江或者架设浮桥的器材。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沿长江一线部署防御阵地,扩大民军队伍,加强训练,最后,定能挡住敌人渡过长江攻击武昌的企图。"

        即使其他革命党人纷纷赞同余瑞祥的意见,却黄兴依旧固执己见。最后,黄兴从军政府提走二十万银元,与李书城等人一道去了南京。

        武昌城里已经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气息。到处人心惶惶,到处充满了谣言。稳定武昌的军心民心,重新确立民军的防御部署,以及确立民军总司令,成为军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经过革命党人的推举以及军政府都督黎元洪的批准:蒋翊武担任护理总司令,余瑞祥担任副总司令,全盘负责武昌的防守工作;授命蔡济民等人组织一支维稳部队,在城里加强巡逻。

        蒋翊武在逃往天门的途中,得知革命党人已经起事的消息,立即赶回武昌,担任了军政府顾问。接受命令以后,他与余瑞祥一道火速将战时总司令部设在宝通寺,调整部署:从金口到青山一线的数十公里战线上,设立了防御阵地,并且在机动部署了两个协的兵力,作为机动兵力,随时朝遭受敌人攻击的方向展开增援。

        民军还没有完全部署到位,清军设立在龟山的炮兵阵地,就向武昌展开了疯狂的攻击。蒋翊武迅速命令蛇山炮队,隔江向敌人的阵地展开反击。一时间,双方的阵地上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武昌这边,许许多多地方遭到了敌人炮弹的袭击,民众更是惊慌失措,相互扶老携幼,纷纷逃离武昌。昔日人声鼎沸、荡漾着革命激情的阅马场一带,已经没有多少人的踪迹。

        民军一败退到武昌,余昌泰就兴奋莫名,比往常更加活跃。

        得到王俊林已经重新投靠清军的消息以后,他对王俊林的态度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对女儿说道:"你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干什么?还是想嫁给王俊林,是吗?父亲主要是觉得他不应该当叛逆。好啦,现在,他又归顺朝廷了,他跟你的婚约,还是有效的。"

        一下子就让女儿情绪上来了。余昌泰心里更加快乐,接连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儿子余瑞祥的,另一封是给赵春丽的,希望他们也像王俊林一样,悬崖勒马,回到朝廷的队伍来,那么,他们仍然是父子是亲人。结果,他没有收到一封回信。

        他们要想一辈子当叛逆,他们就当叛逆去吧。余昌泰再也顾不上他们了。他不仅要煽动民心,还要煽动那些被叛朝廷的政府要员重新归顺朝廷。他跑去了军政府,找黎元洪,找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劝说他们投降朝廷。军政府要员们碍于他是一代名士,开始还希望跟他展开辩论以便说服他支持革命党,却没用。从此以后,黎元洪以及其他军政府要员们再也不愿意看到他,甚至连军政府的门都不让他进去。

        余昌泰火了,站在门口,怒骂道:"什么民主,什么共和,全是假的。想当年,我在慈禧老佛爷面前,什么话都敢说,她不仅没有治罪,反而给了我县令的官职;你们却连面都不敢和我相见。你们连慈禧也不如。国家到了你们手里,决不可能比慈禧好!"

        他不仅在军政府门口骂,而且到所有人多的地方去谩骂。

        现在,民军被打回了武昌,他更是欣喜若狂,一直守候在民军进入武昌的城门口,看见了赵春丽,奔了过去,说道:"你还是不能回头吗?"

        赵春丽只顾指挥妇女队和民军保持秩序,听见有人跟自己说话,连忙举头望去,赫然看到站在面前的人是余昌泰!她心里颇不痛快,说道:"世伯,你想回头支持革命党吗?"

        "呸!什么革命党,都是叛逆。叛逆从来不会有好下场。你们已经被赶回武昌了,很快就会连武昌也呆不住了,甚至天下之大到处没有你们的立足之地。看在你是我大儿媳和你父亲的份上,我劝你应该像王俊林一样别一条道走到黑,应该回过头来,归顺朝廷。"

        "你放心,不把清廷推翻,我永远都不会停下来。"赵春丽说道。

        余昌泰气得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你是一个女人,看你变成什么样子了?还像一个女人吗?你要是归顺朝廷,我还可以接纳你当我的儿媳。"

        "你要是没有别的话,就不要耽误我。"赵春丽说完,就率领人马扬长而去。

        余昌泰气得指着她的背影,又是一阵痛骂。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钻进了他的耳朵:"父亲,朝廷砍不了我们的头颅,我们一定会把宣统拉下马。我们不就是退回到武昌来了吗?没什么了不起。武昌就是清军的坟墓。只要清军胆敢攻击武昌,就一个也别想活着回去。请你放眼看一看全国的局势吧。到处都是革命党人播撒的革命火焰,清军是扑灭不了。革命的火焰很快就可以将朝廷烧得灰飞烟灭。"

        余昌泰被儿子抢白了一阵,很想破口大骂儿子,却儿子已经从眼帘消失了。

        "逆贼,你们很快就会被朝廷消灭,还如此嚣张吗?"余昌泰指着儿子的背影骂道。

        很快,清军就向武昌城开炮了。余昌泰越发活跃。他不仅劝说那些叛逆投靠清军,而且劝说民众跟叛逆划清界限。他自己加剧了城里的混乱不算,也要让儿子加剧这种混乱。

        余瑞光在父亲的逼迫下,也在传播谣言。余瑞华一出门,就看见了昔日的同学们,在他们的裹挟下,再一次冲到了军政府。

        阅马场上早就没有行人了,宛如一片被人遗弃的坟墓,到处都是惨败的树枝以及人们逃离武昌时候留下来的痕迹。革命党真的很快就要玩完了吗?余瑞华不由得问自己。一眼望去,只见军政府的上空,腾起了一阵浓烈的烟雾,那群同学们宛如发动冲击一般,冲进了烟雾,不停地从军政府搬出了许许多多笨重的物件。自己该怎么办?要帮助他们吗?他恍恍惚惚地朝军政府跑去,下意识地帮助同学们扑灭火焰,抢救物资了。

        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一声声炮响,还有一枚枚炮弹,落到了附近。军政府里面,人们进进出出,乱嚷嚷的。系在拴马桩上的一匹匹战马,在炮弹的轰击下,捯动着蹄子,不住地吼叫着。军政府大楼门口,还有一乘轿子,很多兵士围在轿子跟前,眼睛里充满了焦灼,不断地向军政府里面望去。

        很快,就有一大队人马从军政府里面跑了出来。他认识其中的一个人:是黎元洪。难道这乘轿子是为黎元洪准备的吗?黎元洪要到哪里去呢?没容他想清楚,黎元洪就在一大群兵士和许许多多官员的护卫下,慌慌张张地钻进了轿子。轿子已经抬了起来,正要离去。他又看到一个人从大楼里面急冲冲地跑了过来,拦住了轿子,在对黎元洪说些什么。

        他感到很好奇,很想跑上前去亲耳听一听,却耳边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你们知道害怕,要逃跑吗?别跑了,无论你们跑到哪里,朝廷都会抓住你们,将你们碎尸万段。"

        是父亲的声音!余瑞华本能地一阵颤栗,就想赶快离去,却脚底下竟然像生了根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眼睁睁地看到父亲冲了过去。

        黎元洪和那个说话的人一块朝余昌泰望去。那个陌生人松开了轿子。黎元洪钻进轿子,吆喝卫兵快一点抬起轿子,就要离去。

        却余昌泰一下子堵在当面,然后迅疾地跑上前去,一把扯开了轿子的帘子,说道:"黎协统,你本身不愿意参加叛逆,为什么现在不立刻命令叛逆们停止抵抗,乖乖地向清军投降呢?这样的话,你还可以得到朝廷的宽恕。"

        "余老先生,念你一向行事乖张,本都督不跟你计较了。你快点离开,我要去办公。"黎元洪说道。

        "你跑不了,无论你跑到哪里,都会被朝廷捉住。"余昌泰继续说。

        陌生人终于忍不住了,一把拉过了余昌泰。轿子立刻风一样地从余昌泰的眼帘刮走了。余昌泰赶紧就要追去,却陌生人已经将余昌泰拦了下来。

        余昌泰愤怒地骂那个陌生人:"孙武,一切都是你的错!你辜负了朝廷的恩典,留学日本,却不思报国,当上了叛逆。要不是你,武昌怎么会出现这种混乱状况?你就等着朝廷来抓住你,将你凌迟处死吧。"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60997636/191268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